琉璃珠近來在市場上受到普遍的認知,這是一件好事情。因為,在之前,對待琉璃珠時,很多人都是嗤之以鼻的從嘴中擠出一個詞:料兒的。沒錯,它們都是玻璃,卻在珠子工藝史留有不朽的篇章,雖然有時候,它們是以替代品的身份出現,但究其淵源,并不亞于寶石類的珠子,我們逐一來說吧。
僅僅從稱謂上來說,在古代中國對琉璃珠的稱謂就有很多種,其中:繆琳、瑯軒、陸琳、琉琳、玻黎、硝子、罐子玉、罐玉、藥玉等等都是對琉璃珠的稱呼。在日常區分中,我們時常將不透明的玻璃珠子稱之為“料珠”;把半透明的玻璃珠子稱之為“琉璃珠”;把全透明的玻璃珠子稱之為“玻璃珠”,這種區分方法很不準確,下文將首先敘述玻璃與琉璃的稱謂問題。
其實,無論是費昂斯珠、玻璃珠還是琉璃珠、料珠,這些稱謂都不是的。公元前3000年,埃及人并沒有將自己某種工藝命名叫“費昂斯”,后來產生的“埃及費昂斯”這個名詞是西方學者相互約定而成的,以便于討論問題。也就是說,現代大多數的稱謂與古代稱謂之間可能并不相符,很多都是約定俗成的。中國人對玻璃和琉璃在古代時的稱謂一直持有很多不同的觀點,在這兩種珠子的分類上顯得有點混亂。一般的區分方式是采用考證辦法,是用材料的現代名稱去對應古代文獻中可能的稱謂;另一種方法是利用出土實物來對應文獻中的名稱。但無論這兩種方法中的哪一種,都會難免有牽強附會的成分,有些能夠準確的得以印證,有些只能是揣測與推斷。在前文中,我們已經講過許多的例子,這種現象在珠子的歷史中非常普遍。
上一條:琉璃廠:什么是琉璃?怎么來鑒別?
下一條:琉璃廠:琉璃板,怎么玩出設計感?